一、在全行業資訊化的時代,應用教育的普及是順應發展的必然要求。
在如今的發展社會發展趨勢中,各行業的資訊化進程是最為迅速的,也是現代化經濟發展中最為關鍵的一環。學生從課堂走向工作崗位,需要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儲備,還必須要有適應行業需求的操作技能和資訊化應用技能。而實踐經驗的缺乏,恰恰是當今高等教育急需補充的一塊短板。
針對現今高等教育與社會需求脫節,學生在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的不均衡發展的情況,教育部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在高等職業院校中通過實行工學結合、頂崗實習、開展職業技能競賽和進行實踐技能培訓等方式“重點擴大應用型、複合型、技能型人才培養規模。”
二、建築行業資訊化發展潛力大,複合型人才緊缺
建築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在推動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60%左右是通過建築業實現。隨著經濟全球化和資訊化步伐的加快,在機遇增多的同時,挑戰更加嚴峻,競爭日趨激烈,這使建築行業資訊化的必要性日益凸顯。資訊化在專案的策劃、管理中有很大的用武之地。但是相比于金融、教育等行業來說,作為支柱產業的建築業的資訊化的進程卻是起步較晚,發展較慢的。相對世界發達國家建築行業資訊化來說,我國建築行業資訊化工作相對落後,目前國外建築公司90%以上的專案都採用軟體進行管理,而在我國則還不到10%,差距反映了潛力。提升建築行業的項目管理能力,建設具備科技含量的資訊化管理模式,成為新形勢下建築行業的當務之急。
資訊化的主流趨勢,離不開高素質的人才支撐。尤其是建築行業,是一個要求實踐操作與專業理論知識相互結合的領域,鑒於資訊化尚處於肇始階段,複合型優質人才的培養和儲備成為企業謀求資訊化轉型升級的關鍵一環。
然而建築行業目前的人才現狀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斷層現象:老一輩的員工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但是缺乏理論儲備,新晉一輩雖然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可是缺乏實踐經驗,對工作的流程和相關技能的瞭解都不足。
而在教育領域中,土建類院校的應用教育內容也相對較少,這給建築行業的現代化複合型人才需求帶來了不小的困難。
三、工程管理類型競賽為儲備人才提供實踐機會,實現雙贏
為了促進建築行業應用教育的發展和促進行業人員綜合素質的提升,進而促進建築行業的資訊化發展,同時也是積極回應教育部關於促進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的綱要,許多建築行業的企業都積極與高校展開各種合作,比如廣聯達軟體有限公司連續四年舉辦的軟體算量大賽和沙盤大賽。
自2007年廣聯達承辦了國內首屆工程管理類型大賽——全國高校軟體算量大賽,到如今,廣聯達與建設教育協會合作的軟體算量大賽已經成功舉辦了四屆,參賽人數與院校規模由最初的15000人,16所院校擴展到xxxx人、xx所院校。在2008年又推出了專案管理沙盤大賽,各高校都對沙盤大賽各種寓教於樂的應用教育實現形式十分支持。這些比賽在教育領域和行業內都積累下了不小的影響力。
|